发布时间:2025-10-17 11:29:45    次浏览
⒊货款两清情况下的原材料采购核算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分录下面说明口诀“计划、实际价格差,“(材料)成本差异”里暂放,超借节贷要分清,期末摊入成本账”的意思。在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使用“材料采购”科目过渡到“原材料”科目,分录是: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运杂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口诀“计划成本方法下:若是材料没入仓,‘材料采购’来过渡,终入‘原材料’之账”;表达了计划成本方法与实际成本使用科目的差别。在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关键是在验收入库的时候要以计划成本计算原材料的金额,同时计算计划成本价格与实际成本的差额,使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并记录这个差额。所以验收入库时候的会计分录可能成为两种情况:当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即实际成本金额超过了计划成金额成本的时候,有: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反之,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即实际成本金额低于计划成本金额的时候,则: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让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数字说明一下。如果上月以每吨85元的价格购买100吨煤,则货款为8500元。增值税率不变,计划成本价格仍然是90元,则分录就是:借:材料采购 8,500(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445贷:银行存款 9,945入库的分录是:借:原材料 9,000(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 8,500材料成本差异 500而如果本月以每吨100元的价格购买100吨煤,则货款为10000元。如果增值税率为17%,则有分录:借:材料采购 10,000(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贷:银行存款 11,700如果计划成本价格是90元,那么入库计划成本金额就是9,000元,则入库分录就是:借:原材料 9,000(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1,000贷:材料采购 10,000体会:其实,如何使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录,保持平衡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以一定实际价格采购的材料金额总额,是一个原始金额,是一个不可、不能变动的历史成本价格。这个原始金额在向库存转移的时候是当然绝对不能变动的,而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在一定时期也是不能动,所以其转账的时候只能用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进行调整处理。使用方法即,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时候:材料成本差异取借方;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时候:材料成本差异取贷方。计划成本法可以指导、考核采购活动,特别是可以考察生产物料耗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与大型企业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的情况;同时,其他存货也可以使用计划成本法。